关于养老问题实践调查ppt(找一篇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基本养老问题’的实践报告) 1.找一篇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农村基本养老问题’的实践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由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是必然趋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是危机,是机遇。我们的老龄化是由于实行计划生育使少儿人口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相对升高的结果,老年人口的总量并未增加。

反而因少儿抚养比降低,更有利于集中财力建立社会养老保障,这也是解决中国养老问题历史机遇。否则,如果多生孩子,老年和少儿人口同时增加,社会负担加剧,更不利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

构建和谐社会,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经济社会、人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关键制约因素都是人太多了。我们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交通等民生保障问题,无不与人口太多密切相关。

多年的实践证明:抓计划生育本质上就是抓经济,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基本国策并受到宪法的保护,它解决了历史遗留的人口问题,所以在我国仍面临人口压力的时候,这一政策就不应该被动摇。

当然,放宽“二胎”政策的松动很有可能被钻空子,这一原本是应付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也可能又成了富人的特权,相反造成人口压力。因此,要缓解老龄化并非一定需要通过放宽“二胎”政策。

着眼长远,一方面,我们需要调整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物质、制度等各种准备的滞后思维,要有全方位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的思想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涵盖人的一生。

这样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能够实现中华民族“老有所养”的传统希冀,同时也是为因经济、生活压力而对生育望而却步年轻人群体解除后顾之忧。人口老龄化是一个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也是督促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养老规范来反向推动整个教育、医疗等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2.关于敬老院的调查报告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敬老院调查报告 我们虽然是在校生,但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关心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比如那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为他人服务,采纳于一些社会活动,也是价值的体现。 一、走进敬老院 刚跨进敬老院,它给的感觉是平静、安宁,在和煦的阳光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在阳光底下,安安静静的,他们没有孩子脸上的天真,青年脸上的憧憬,中年脸上的忙碌,他们象在思索些什么?或许是对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回忆吧?偶尔头顶上飞过一两只燕子,但他们也从不抬头看,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沉溺于自己幸福的回忆。

院子里没有太多的绿化,只是一些古树,如同这些老人们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岁月的洗礼,沉积了太多的历史。 二、敬老院生活 敬老院的生活是自由却井井有条的。

他们每天7:30分吃早饭,虽然每天的早点只是稀饭、馒头,但他们却露出满意的笑容。听敬老院的阿姨说:“我们养了很多头猪啊,一个星期就杀一头的,老人们吃的很好。”

虽然是几句简短朴实的话语,却藏满了浓浓的幸福与关爱。他们还会评选“文明老人”,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就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样的评比条件让老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思想也更上进了。

敬老院还有个宽敞的活动室,平时老人们在这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牌,他们其乐融融。 三、让爱零距离接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的老人,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孤单的低着头坐在一个角落里,我们走过去,给了一些水果,谁料,老人竟然簌簌的流泪了,那使被爱融化的眼泪吗?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毫无掩饰,那样的真真切切。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这些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老人是肤浅的,没有涵养的,不料,他们是那样的出众,一位叫董淑贞的老奶奶,平时省吃俭用,在临死之前,把1000的积蓄毫不吝啬的捐给了敬老院,她不求名利,但求此生无悔,终于在前几天安心地到了另一个极乐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乐的飞向天堂的。 四、采访院长 院长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对我们说:“这里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块,村里、财政拨款,每个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元,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

老人生病时敬老院会报销医药费,政府提供老人的衣着等,共有8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状况较好。 五、离开敬老院 离开敬老院的时候,我们的十佳歌手给老人们演唱了歌曲,或许他们根本听不懂这种新潮的流行歌曲,但他们却像是自己的孙女在唱歌一样,眼里充满了慈爱。

我们的学生会主席在与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握手道别时,那种依依不舍并不亚于亲人之间的分别。他们太需要关爱了,点点滴滴的,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

六、感悟与收获 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关爱,是大家的爱。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起用爱心去装点这个世界。

3.急求一篇的敬老院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敬老院调查报告人老不足畏,可怕的是周围冷漠的眼光。

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怜造的,讨得万人嫌。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去想,因为如此一想,人老了,腿脚不便了,思想含糊了,仿佛就成了社会的负担,就会拖累社会。

如此的话,人老了岂不就成了罪过了。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

现在,他们老了,社会不应该遗弃他们。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怀。

他们没有家庭,幸福指数也许会低一点,但他们应该觉得满足了,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员,是仁爱的政府,是团结强大的中华民族。关键词 敬老院 老人 聊天 感想当鲜花在春天开放,把美好带给人间的时候,很多人会在它们身前转悠,诗人用美韵的诗篇赞美它们,歌手用甜美的歌声颂扬它们,画家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它们,摄影家用相机留下了它们的英姿,电影制作者利用电视记录下了它们的鲜妍。

而当花儿凋谢的时候,却是凄凉一片,蜜蜂飞走了,蝴蝶不见了,更没有人来。人大概也同这花儿一样吧,年老之后,孤独与凄凉比头发还多,之前的灿烂都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个暑假,学校布置了社会调查的任务,由于环境的原因,我选择了调查敬老院老人们的生活状况这一项。说调查,其实也不用怎么调查,因为很多情况我们也是了解的,我们只需要去陪他们聊聊天、说说笑就可以了,因为他们的回忆表现在我们身上。

说到回忆,我还真想了解一下老人们的过去,那一定充满了传奇的色彩。于是,带着我的任务和我的好奇心,我和我的兄弟来到了镇上的敬老院(贵州省遵义县茅栗镇敬老院)。

迈进大门,我们径直来到社会事务办公室,见到了主任,一翻介绍之后,主任便开始和我们聊起了这里的老人们。主任告诉我们,小镇上的敬老院地方不大,共有8位孤寡老人,平均年龄在75岁左右。

这里老人们的生活费用由政府一力承担,平时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医疗、娱乐等,加在一起,其实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钱。逢年过节政府及社会其他人士也会前来看望他们,给他们买点礼物,也会给他们一些钱。

院里的工作人员不多,也就三、四个人,主要是帮老人们洗洗衣服、做做饭。院里老人们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打打牌,下下棋,看看电视,或者到院里散散步,在树阴下聊聊天,要是乏了就到床上躺下休息一会儿。

为了使老人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让他们感觉敬老院就像是一个温馨的家,政府也会协助院里排练一些节目,在重大节日的时候给老人们表演,老人们每每对此都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听见主任说的这些,我们也可以想象得出,老人们的生活也很充实,工作人员为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着实的把敬老院扮成了一个家。

老人们这样的生活也许少了年轻人的激情活跃,但他们却多了几分悠闲自在,毕竟宁静是他们更需要的,因为年轻时候的奔波忙碌,已让他们饱受煎熬。主任还告诉我们,来这儿的老人,都是由于在家无依无靠,他们所在的村委会就向政府申请把他们送来的。

他们有的是终身没有结婚,有的是虽然结了婚却没有儿女,更有的是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之后,就变成了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说到这儿,主任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感慨地说是人老了之后,仿佛就是可怜造的,讨得万人嫌,儿女不孝顺的,还不如我们这院里的老人呢。

这院里的老人虽说现在没有儿女,但在我们的照顾下也过的挺好的。其实,他们有的以前是有儿女的。

接着,主任给我们讲了一位姓王的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现今有83岁了,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就离开了人世,他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希望儿子有个好出息,也就不枉孩子他妈用生命作代价换他来人世了。谁知天公不作美,儿子二十多岁还未娶妻就在外边犯了事儿,杀了人,后来被抓住执行了枪决。

儿子走后,老人痛不欲生,几番寻死都被邻居及时发现制止了。老人怎么会不寻死呢,因为儿子就是他的命根子啊,儿子死了,不仅没了依靠,更觉得对不起死去的妻子。

确实,老人对于孩子的死一直深深自责,他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管教孩子,才让他走上了不归路。这件事发生以后,老人身体状况变得极差,又没人照顾,于是村委会就把他送到了这里。

唉,人说养儿防老,没想到老人家的命如此之苦。主任还跟我们说了一位叫龙水的老人的事,他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户口没有,喜欢搞一些装神弄鬼的封建假把戏。

村里先给他建了一所房子,每月给他抚恤金,但因为无人照顾, 他就会乱跑,到处去弄他的那一套封建鬼神把戏,后来村里就给他办了临时户口,向政府申请把他送到了敬老院。到院后,工作人员发现他精神不安定,身体条件很差,就悉心帮他调养,经过一段时间终于恢复了许多。

但是,这位老人始终是不安定的,恢复许多之后,在敬老院又继续着他的那一套,搞得其他老人都烦他。后来,他索性玩儿起了失踪,院里的工作人员好不容易找到了他,可没过多久,他又不见了,终于杳无音讯了……听了主任的介绍后,我对老人不由得产生了一种同情,便想立刻去和他们聊聊。

于是,我。

4.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及对策调研

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应引起重视 欢迎订阅手机青年报,移动用户发送qnb到10658000,每天资费不到一角钱。

2009-08-26 14:43:00 中国青年网 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老人赡养问题日益突出,高邮法院对近期审理的赡养案件进行了调研。 当前农村赡养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子女经济收入急剧减少导致供养压力增大。

打工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致使众多农民工失业,直接导致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急剧减少,扣除日常开支、子女教育等费用后,在客观上难以承担赡养老人的经济负担。 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导致矛盾增多。

返乡农民工与老人共同生活,由于性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矛盾增多,冲突加剧,加之部分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在与老人发生家庭纠纷后,断然采取停止供养的粗暴做法。 不良乡风民俗导致拒不赡养现象。

农村地区大多具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无论父母子女还是社会舆论均认为出嫁女不用也不应赡养父母。一些案件当事人对要求出嫁女承担赡养义务持强烈抵触心态。

众多子女相互推诿导致无人过问。子女之间在父母财产分配、带小孩等问题上相互攀比,进而心态失衡,认为父母厚此薄彼,自己理应少承担或者不承担赡养义务。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状况更多地取决于子女是否孝顺及其经济能力,农村老人除依靠子女赡养外(无子女的依靠村组扶助),缺乏系统、全面和充分的社会保障。

对策和建议 加大调解力度。赡养纠纷毕竟是家庭内部矛盾,生硬下判无助于家庭和睦。

基于维护农村老人合法权益、促进当事人相互体谅理解的原则,创新调解方式,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有利因素,邀请村组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威望的本地人参加调解、发表意见,形成有力的舆论压力,促成当事人自行认识错误,自我悔改。 加大执行力度。

对极个别态度顽固、经反复协调仍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采取坚决果断的强制措施。执行过程中,实行快速、灵活、有效三原则,迅速强制执行,确保老人获得必要的供养;灵活运用多种执行手段,为老人提供有力的司法救济;高度重视强制执行的说服教育工作,明确法律责任,实现执行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加强宣传工作。积极通过黑板报、广播站、村民会议、巡回审理等方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村居民法律水平,大力倡导依法办事、合法表达诉求的法律文化;积极弘扬关爱老人长辈的传统文化,培养形成尊敬老人、谴责忤逆的舆论环境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议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农村老人赡养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构建覆盖更加全面、救助更加及时、保障更加充分的社会综合保障体系。

编辑: Sanming 来源: 江苏经济报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 2009年04月27日 星期一 下午 07:51 关于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最多的国家。联合国将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定义为“老龄化社会”,依此标准,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中国已经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

2000年老龄化比例为7.0%,2005年达到7.69%(老龄人口为10055万)。在国家经济实力还不够强、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赡养老龄人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2亿,老龄人口增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也给经济社会带来许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导致家庭、社会矛盾,对改革、发展、稳定产生不良作用。

老有所养解决的尚好的,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部队离退休老年人;企业退休职工的供养依据经济效益而定,有些企业较好,也有些企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医疗费也保证不了;农村老年人的赡养问题,许多农村集体经济给予老年人适当生活补助,还建有敬老院和老年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老年人欢度晚年,也有一些农村老年人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暑假,我走访了一些老年人的家庭,参观了村里的一些老年人的活动,并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作了一些粗略调查。

我国在1.32亿老年人中,就有近亿老年人生活在农村,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老龄工作,促进各方面关注贫困老年人,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当前,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使维权护老成为新世纪的一个社会性问题。

而在老年人群中,农村老人约占80%。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的问题,比城镇老人更为艰难。

对老年人的赡养纠纷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不容乐观。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很多老人的晚年呈现出不同于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特点。

生活条件较差,生活方式单调 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四种,即三世同堂型、不分不离型、分担赡养型、独自生活型。三世同堂型即老人与子孙共同生活,生产生活中的事物主要由子女、儿媳决定,老人除干点家务活帮助照看孩子外,别无其他生活,生活比较单调;不分不离型是指老人与子女虽没有分家,但是不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费用由子女供应。

5.有关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的社会实践,请问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天津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将改变目前本市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的养老模式,把农村老年人养老纳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性安排。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是本市关注民生、惠及百姓、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形成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覆盖农籍职工和农村居民,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起,构成覆盖城乡职工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暂行办法遵循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多种方式并存,制度模式与当前生产方式相结合;实行较低标准起步、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广泛覆盖、统筹城乡就业、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本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制度,这项制度是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过渡性制度。

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凡是具有本市农业户口、在乡村中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城镇中的乡村企业从业的人员,都应当参加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是一项带有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企业和职工都应当依法参保缴费。符合规定的用人单位,从2008年1月1日起的30日内,持营业执照到企业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2008年1月1日后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在成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农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在每月25日前,到所在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对于个人缴费部分由用人单位在职工工资中代扣代缴。农籍职工连续缴纳养老保险费满15年,男性从年满60周岁的次月起、女性从年满50周岁的次月起,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业生产存在不稳定性,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生产仍然有依赖自然条件程度较高即靠天吃饭的问题,一般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准不是很高。农村居民长期以来一直依托土地为生,依靠家庭直系亲属关系养老。农村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来源,主要靠家庭的农业生产收入、农副业收入,以及家庭成员的其他收入等。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考虑了这些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是较低标准起步、广泛覆盖的原则。各区县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同。坚持较低标准起步,先把制度建立起来,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使参加保险的农村居民有个基本的养老保障。今后随着本市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再逐步提高缴费和保障水平,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第二是坚持农村居民自愿参保原则。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行自愿参保,以参保人员个人缴费为主,同时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以引导群众自愿参保,实行个人账户完全积累的保障模式。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全部计入参保农村居民名下,逐年积累起来,用于参保农村居民养老金发放。凡是具有本市农业户口或小城镇户口,年满18周岁不满60周岁从事农、林、牧、渔等劳动的人员,都可以自愿参加。

农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制度。这是建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一项过渡性制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本市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对达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在无法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下,把他们纳入保障范围采取的一项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农村老年人生活费补助制度是着眼于农民生活水平不太高,经济条件不太发达的区县而建立的,在他们以家庭养老为主、子女继续承担赡养责任的基础上,政府再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改善。2007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具有本市农业户籍、在本市居住20年,无固定收入的老年人,可以享受老年人生活费补助。本市老年人生活补助费,按照年龄分为三个标准:年满60周岁不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30元;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40元;年满80周岁的老年人每月50元。为使制度平稳过渡,对2008年12月31日前年满60周岁的人员,可享受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费补助,也可以根据本人意愿参加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6.关于去敬老院实践的社会实践报告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敬老院调查报告我们虽然是在校生,但作为一个人,我们都应该去关心帮助一些弱势群体,比如那一个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为他人服务,采纳于一些社会活动,也是价值的体现。一、走进敬老院刚跨进敬老院,它给的感觉是平静、安宁,在和煦的阳光下,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在阳光底下,安安静静的,他们没有孩子脸上的天真,青年脸上的憧憬,中年脸上的忙碌,他们象在思索些什么?或许是对一路走来,点点滴滴的回忆吧?偶尔头顶上飞过一两只燕子,但他们也从不抬头看,只是默默地低着头,沉溺于自己幸福的回忆。

院子里没有太多的绿化,只是一些古树,如同这些老人们经历了几乎一个世纪岁月的洗礼,沉积了太多的历史。二、敬老院生活敬老院的生活是自由却井井有条的。

他们每天7:30分吃早饭,虽然每天的早点只是稀饭、馒头,但他们却露出满意的笑容。听敬老院的阿姨说:“我们养了很多头猪啊,一个星期就杀一头的,老人们吃的很好。”

虽然是几句简短朴实的话语,却藏满了浓浓的幸福与关爱。他们还会评选“文明老人”,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就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样的评比条件让老人们生活更加规范,思想也更上进了。

敬老院还有个宽敞的活动室,平时老人们在这里看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牌,他们其乐融融。三、让爱零距离接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很起眼的老人,当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正一个人孤单的低着头坐在一个角落里,我们走过去,给了一些水果,谁料,老人竟然簌簌的流泪了,那使被爱融化的眼泪吗?一滴滴,落在了盛放水果的塑料袋上,毫无掩饰,那样的真真切切。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这些没有接受多少教育的老人是肤浅的,没有涵养的,不料,他们是那样的出众,一位叫董淑贞的老奶奶,平时省吃俭用,在临死之前,把1000的积蓄毫不吝啬的捐给了敬老院,她不求名利,但求此生无悔,终于在前几天安心地到了另一个极乐世界,我想她一定是快乐的飞向天堂的。四、采访院长院长是一位中年男子,他对我们说:“这里的老人收入主要有三大块,村里、财政拨款,每个人每年500元,街道每人每年180元,民政局每人每年2400元。

老人生病时敬老院会报销医药费,政府提供老人的衣着等,共有8名工作人员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生活状况较好。五、离开敬老院离开敬老院的时候,我们的十佳歌手给老人们演唱了歌曲,或许他们根本听不懂这种新潮的流行歌曲,但他们却像是自己的孙女在唱歌一样,眼里充满了慈爱。

我们的学生会主席在与一位年迈的老奶奶握手道别时,那种依依不舍并不亚于亲人之间的分别。他们太需要关爱了,点点滴滴的,哪怕是一句问候一个眼神。

六、感悟与收获 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关爱,是大家的爱。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一起用爱心去装点这个世界。

关于养老问题实践调查ppt